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在2016年“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根据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就“创建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大学”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谈谈我个人的理解与想法。暑假期间,结合工作经验,个人做了一些学习和思考,总结概括之后,拟了一个标题——“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综合改革 激发办学活力”。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校在审时度势、充分酝酿、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在“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本科,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一百强行列。学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技术进步的引领者、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跑者、成为自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担当者。这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总体定位和宏观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愿景。落实到具体任务和指标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我个人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具备开放胸怀和世界眼光,善于融入团体和社会;应当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具有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保持对专业之外和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应当成为坚定的行动主义者,秉承“崇实去浮”传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毕业生成为最具社会竞争力、最受社会欢迎的优秀群体之一。
——建成一流学科和学科方向。具有国际国内学术影响的学科数量明显增加,若干学科和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学校学科整体实力大幅提升,2个以上的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
——造就一流教学科研人才。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建成一支由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专业技术保障等人员组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到2020年,教师队伍规模达到1800人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学留学、研修背景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两院院士和“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达10名左右。
——产出一流学术成果。跟踪国际科技前沿、服务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发明专利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牵头制定一批行业标准,成为区域和行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新增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若干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在各学科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显著增长。
——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智囊团和思想库,对区域和行业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战略合作更加深入有效,每个学院、研究院都有若干个紧密型合作伙伴。培育孵化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收益占学校办学经费的比例逐年增加。
一是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路线图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学校“十三五”的总体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但在具体的实施路径、推动节奏、任务节点、保障措施、支撑制度等方面还不够清晰、还不够完备,还需要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事业发展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通过各部门、各单位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促使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比如:学科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是否真正成为我们共同的办学思路和一致的价值追求;目前各个学科的重点发展目标是否确实合乎实际、发展方向是否确实科学合理,是否真正做到了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做到自我超越、不断突破;再比如,我们的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改的多是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否做到了步调一致、相互支撑,是否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不衔接、不匹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是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教师从事高水平教学科研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高水平的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学院来支撑;高水平的学院需要高水平的管理来保障。如何从根本上激发、释放学院和教师个体的办学活力与发展潜能,是我们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对比学校和各学院“十三五”发展核心指标数据,我们发现,各学院指标数加起来小于学校总的指标数。这也说明有的学院主动给自己的紧迫性还不够强。这些问题,从学校层面来看,是我们给学院的自主权还不够大,校院两级权责体系划分尚不明晰,保障、监督与评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对学院和个人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从学院层面来看,学院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办学治院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是资源总量不足,资源的配置还不尽合理。从外部环境看,“985”“211”高校,与其他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相比,在财政拨款、人才引进、政策支持、招生就业等重点领域都有明显优势;基本上,越是经费总量高的学校,例如清华北大,来自财政拨款越多,比例高达80%以上;而越是经费稀缺的学校,那些非“985”“211”的高校,来自财政的拨款则越低,普遍低于40%。从内部实际看,学校有限的资源在内部调配使用时,还存在着主体不明、重复购置、集中配置不足等情况,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资金、公共用房、岗位职数、研究生计划等资源配置未能与绩效评价紧密挂钩,未能很好地实现向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倾斜。
四是部分领域和环节制度创新还不够。制度是大学的基石,只有科学完备的制度才能真正让学校拥有强大心灵和健壮体魄。在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提升内涵与强化特色的新阶段,高校制度的建设、完善与有效运行,不仅是实现高校法治化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高校民主决策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从实际工作来看,我们有些制度在内容上,失之于笼统,制度的实际效力较低,有些制度往往重责任轻权利、重认识轻措施、重约束轻处罚,等等;在制度的制定上,还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配套性;在制度的执行上,我们的制度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备,我们少数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还不足,依法管理水平还不高。同时,我们服务管理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问题和困难没有在源头得到有效的解决,管理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的情况依然存在,主动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网格化水平依然不高,信息资源集成化和信息手段的有效运用程度还不高,等等。
教育理念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好教育的宏观理性的认知和总的看法,是办好学校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导。教育思想解放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我认为在学校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强化四种理念。
一是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角。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多方合力,为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针对性的服务,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激发自身潜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让每个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要在课程安排、教师调配和学习模式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对话互动,构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相伴同行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在学校管理中落实以学生为本,不能仅仅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不能只图自己方便省事,而要把学生作为一方治理主体,平等地协商共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诉求,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大家在学生身上花的功夫越多,从学生那里得到的认同和支持也会越多,不但不会增加工作量,反而会提高管理效率。要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及权益救济机制,畅通学生反映诉求的渠道,规范学生申诉处理程序,及时化解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有效疏解学生的对抗、偏执等不良情绪,增进校园和谐。
二是坚持教师为先的理念。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我们要把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治校的第一依靠,尊重教师、爱护教师、优待教师。要真正在工作上关心教师,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干事的舞台;在生活上爱护教师,优先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多为他们在看病、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排忧解难;在情感上贴近教师,多与教师交流,多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欣赏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接受到正能量,从而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宿感,让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三是坚持学术为魂的理念。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主要是通过学术活动来实现的。要突出学术管理的中心地位,行政管理要围绕学术管理来提供保障和服务。要还权于学术机构,由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能。要促进学术本体的回归,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模式,提高专职教学科研人员在学术机构中的比例,促进学术回归本体。
要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是要努力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坚持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的核心价值与要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在学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样一个制度机制和工作局面,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要把依法办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把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记录作为各类考核重要指标,该一票否决的就一票否决,该扣分的就扣分。
二是要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学校要以章程为核心,进一步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要通过“存、废、改、并、立、释”,进一步明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有效解决现行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等突出问题,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可操作性。
三是要努力增强全校师生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习惯。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要依法解决好各种核心诉求的问题,走上按照法治要求来处理诉求的轨道,坚决杜绝“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存在。
要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的理念,坚持用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推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使各类资源要素达到有序、高效和低成本运转的统一。
要积极主动地拓展办学资源。要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向中央和湖北省争取各类各项办学经费,努力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努力落实省部共建政策,努力提高专项经费额度。要积极拓展异地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做到以特色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要充分发挥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作用,动员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校办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大优质校办企业资源重组力度,加快引进社会资金和力量的步伐,做强做大校办企业。
要调整分配政策,形成有效激励。在学院分配政策上,积极探索建立以投入产出绩效为依据、以发展规划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教职工个人收入分配上,以聘用合同和岗位为依据,强调以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标准薪酬由学校确定,各二级单位按国家和学校相应规定执行。绩效奖励以“质量、水平、贡献”为依据,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到各二级单位,并制定分配指导意见,各单位通过教代会讨论制定具体细则,给予学院相应的资源自主分配权,提高资源配置与管理的灵活性。
要大力提高公用资源使用效益。完善学校预算管理体制机制,将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执行和资金资源分配全面融合,科学合理配置预算资金,建立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财务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机制。不断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信息平台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推进教学科研公用房屋管理改革,按照“归口管理、统一核算、有偿使用、动态调整、民主监督”的原则,建立公用房屋资源配置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有偿使用、收补分离”的学校教学科研公用房屋资源配置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校园建设,深化落实成本分担机制,严格控制年度水电纯支出。
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激发各方办学活力,不断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和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前提是对各个学院合理定位,明确学院是教学型、是研究型、还是教学研究并重型,然后针对不同学院设定不同的目标任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学院进行量化考核。
突出学院办学主体作用。梳理明确学院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资源调配、财务管理、岗位聘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限。规范学院行政、学术权力决策及运行机制,加快形成权责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同步推进学校机关改革,整合管理职能,精简人员编制,明晰权职清单,完善监督机制。
完善学院自我约束机制。强化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学院决策机制,实行以重大项目中期检查和定期报告、学院院长任期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学院纠错机制,完善以二级教代会为基础的院内监督机制。推进学术权力下移,进一步健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咨询、审议、决策功能,确保学院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平衡、相互制约。
切实提高学院经费使用自主权。根据各学院学科特点、在校生规模、教职工人数、承担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任务、以及承担的学校重大目标任务、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考核情况,将各项工作经费打包,于每年年初预拨给各学院,各项经费打通使用。除面向全校的公共平台建设项目,学校不再对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划拨专项经费。鼓励学院开源节流,加大创收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合理确定学校人员编制,第二是完善科学的引人机制,第三是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
第一方面的工作,就要是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础,兼顾资源约束与发展竞争的需要,结合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际和专职研究队伍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确定教师规模,在此基础上确定2016—2020年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以任务数量定编,编制采取奖励政策,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单位实际,合理确定教育教学辅助编制、党政管理编制、专职辅导员编制、专职科研编制、直(附)属单位编制,确保人员编制规模与学校事业发展相匹配。
第二方面的工作,加大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引进人才能够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充分发挥引领骨干作用。要科学制定引才规划,结合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实际,明确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注重学术梯队建设,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要不断优化人才发现和推荐机制,瞄准全球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聚集地,主动出击,实施多元化人才吸引和邀请计划,建设人才引进发展平台,加大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的优惠扶持政策。要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引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优先保证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的人才需求。要成立评审专家组,对拟引进人才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发展潜力等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就我个人的想法,一是学校主要领导直接负责人才工作,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办公室职能,切实提高服务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二是要坚持学术标准,今后重点学科引进的青年教师最低应达到“楚天学子”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和学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苏州大学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队伍建设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由引进的特聘教授(学术大师)领衔组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全权委托他们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人员招聘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实现“以人才吸引人才”的集聚效应和团队效应。
第三方面的工作,就是创新用人管人机制,不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区别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等不同岗位,以岗位职责任务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鼓励各系列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岗位明确、职责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教师流转退出机制,加大教师的流动力度,促进能上能下、分级流转、非升即转,既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又在制度上保证教师安心于长期的学术追求。要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统筹规划薪酬体系,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以提升育人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工资体系,实现高薪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突出贡献教师研究人员倾斜,逐步增强教师薪酬激励作用。
三是推进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是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选择。学科建设要按照“突出建设重点学科,提振基础优势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扶植新兴交叉学科”的思路,对学科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把握趋势、满足需求、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创新管理和提升水平的原则出发,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起与建设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布局结构。
一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学科发展是一个长期建设和积淀的过程,遵循着“分则深、深则通、通则合”的学科成长规律,即使是优势学科也不过是在某个发展历程中一个阶段产生的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学科,要保持这些学科的发展优势,就要坚持以创新举措来驱动学科发展的分化和融合。比如,学校化工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但近几年发展相对滞后,如何着眼于学科前沿、拓展新的学科领域、以理论和成果创新重新确立优势地位,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二要面向科学发展未来,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学作为一个知识交融之所,人才汇聚之地,派生新学科不单是一种任务,实际上也是各种知识体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讲,派生的新学科越多,证明知识领域拓展越广,知识结构细化越深,知识板块碰撞重构能力越强,越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是一个大学有活力的表现。学校要通过科学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需求导向驱动学科创新,深入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交叉融合,筹办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建立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先进材料等交叉学科平台,促进学科发展。
三要着力打造高水平学科群,促进学科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学科群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学科群建设既符合大学科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下一步,学校将围绕学科群进行战略布局,形成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综合优势明显,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学科格局。学校要面向科学前沿,以国内一流学科为核心,以相关优势学科为支撑,参与国际开放与合作,建设可能成为学科“高峰”的学科群;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建设具有突出优势、基础雄厚、与行业开放合作的学科群;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比较优势明显、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学科群。
以上是我近段时间从“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的角度,就“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作的一点思考和总结。因水平有限,有的想法可能还不太成熟,有的观点可能还有待商榷。适逢学校正在举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同志们能够开动脑筋,解放思想,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