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倪红卫:在2016年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编辑: 发布时间:2016-12-23 浏览次数: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在2016年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20日)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 倪红卫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16年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大会,2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学校科技创新大计。这是全校师生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奋力争创“双一流”进程中的一次科技盛会。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定方向、为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议措施、为构建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格局造氛围。

下面,我代表学校,就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谈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建设一流大学进程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高等教育质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推动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相关统计显示,近10年来,高校承担“863”项目三分之一以上,承担“973”项目三分之二以上,发表SCI论文数占全国的80%以上,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比例占70%左右。显然,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当前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国家科技发展的“黄金期”,自觉承担起高校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2、推动科技创新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打破了“985”、“211”的身份壁垒,鼓励高校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对全国高校现有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对武汉科技大学来说,这既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必须“顶天立地”方能创建一流大学。对高校科技创新来说,“顶天”就是要追求卓越,瞄准科学技术前沿,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地”就是要经世致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以来,虽然学校科技创新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但与国内一流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顶天立地”做得还很不够,“顶天”顶得不高,学校仍然缺少有影响力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地”立得不稳,因为曾经的产学研优势也有后继乏力的现象。一流的大学必须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必须有一流的科技创新实力来支撑。当前,要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只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支撑,就走好了先手棋,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3、推动科技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活力之源

今年暑期学校召开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上,我曾讲过,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任务,其中首要的就是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这要求学校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不再是“满堂灌”,而是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实践,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老师课上介绍前沿科研成果,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亲身从事科研工作,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显示,美国有12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科技创新来实现的。“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可以说,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已成为高水平大学与一般大学的重要分水岭。

二、总结经验,准确把握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十二五”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务实进取,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一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稳步提高。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3项、国家社科基金24项;获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项、“973”计划2项、教育部科技(社科)项目39项;授权专利1356项,2011-2015年三大索引收录论文2415篇;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8项,实现了国家发明奖零的突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13项;获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柴利教授获批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400万项目资助经费,实现了湖北省属高校“国家杰青”零的突破。

二是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成功获批建设“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了湖北省属高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参与组建了“钢铁共性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在省属高校中率先跻身国家“2011计划”行列;牵头组建了“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增省级科研平台6个。成立了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服务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中心等6个多学科交叉重点科研平台,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与武钢、东风、柳钢、韶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企业和湖北孝感、黄冈、仙桃、荆门、宜昌、老河口、武汉市洪山区,江苏宜兴、山东泰安、广东湛江等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了“湖北省钒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山东淄博共建“武汉科技大学淄博耐火材料工程研究院”,实现了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与智库服务等方面的新突破。

“十二五”以来,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稳步发展,成果丰硕,成绩喜人,学校科技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日益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一流大学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学校科技创新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科研意识不够强烈。《武汉科技大学章程》第八条明确规定,“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致力于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科研能力过硬、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整体水平优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何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我看来,简而言之,就是教学与科研并举,在明确以教学为主线的前提下,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然而,我们部分老师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科研意识不强,从事科研工作的内生动力不足,学校整体科研氛围还不够浓,这与学校“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不太相符。

二是科研管理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科研平台运行管理不够规范,“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专职科研人员配置不足,静下心泡实验室的教师不多,“平台空心化”运作现象较为突出,开放基金、学术交流、团队凝练等与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科研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教师个人科研业绩考核的落实还不够,对科研团队业绩考核的办法还不健全;“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期”现象依然存在,科研项目资源分配还不够科学,“锦上添花”的工作做得多,“雪中送炭”的工作做得少,培育“潜力股”、“大项目”的主动意识还不强、机制还不活;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够协同,给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的政策松绑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部门之间政策“打架”的情况;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服务科研工作的能力还不高,为教师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跟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科研团队数量较少,尚无国家级创新团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数量匮乏,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的能力还不强;基础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在数学、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方面汇聚的人才还不多,整体投入也比较少,科研原创能力、可持续创新的驱动不足;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青黄不接,青年教师大多“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进工厂、下企业不够,工程能力低,“接地”还接不到;部分领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随着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能力强的老师退休,有的项目已无法延续,过去我们能够“立地”的优势领域现在都“立不稳”了;科研团队交叉融合不够,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不多,与国内外同行、特别是与各领域科技领军人物的交流合作还不积极主动,团队之间的交叉融合还十分有限;人文社科研究力量依旧薄弱,缺少在相关学术领域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师和学术领军人物,人均学术产出水平较低,科研成果与职级待遇还存在不对称的现象,学科资源配置不够优化,高水平科研项目与奖项的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是高水平成果产出不多。主要表现在: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不足,老师们更喜欢项目化、短期化的研究,缺乏“甘坐冷板凳”的精神,鲜有长期的、连续性的深入研究和积累,“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广”的“武科大制造”的产品或品牌还很少;科研服务面向定位较窄,过去的应用技术研究服务钢铁冶金行业的较多,服务钢铁冶金以外的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较少,科研工作整体受钢铁行业收缩的影响较大,与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专利技术不接地气,存在“为了专利而专利”的现象;学校与湖北孝感、黄冈、荆门等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后期实质性的沟通对接还不多,开展的具体科研合作项目还很有限。

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深入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去解决。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在明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之前,我们更应该首先明确学校今后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今后,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要面向科技前沿。“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科技创新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我们加快科技创新,必须审时度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一些原创理论,做出一些原创发现,力争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发展突破。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2月9日,我到北京参加了第26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会上,刘延东副总理和陈宝生部长都特别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要认真做好服务国家这篇大文章。当前,面对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发展新趋势,我们不仅要盯着钢铁冶金领域,还要主动拓展服务面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要面向《中国制造2025》,面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十大重点领域进行“逐行扫描”,未雨绸缪,抓紧谋划,系统思考国家急需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通过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集中力量、协同攻关,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支撑。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今年的咨询会上,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校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就是要贴近社会需求,把握需求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方向上,在办学的重心和重点上,加大调整的力度,使结构在动态中趋于优化。”我们要重点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特别是把工业基础较好、经济条件较优的县区一级政府作为科研合作的战略重点,主动走到基层、走进工厂企业,主动关注地方有什么需求、企业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做什么事,努力为地方和企业排忧解难,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三、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统筹规划与科学指导

一是完善重点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首先,我们要加强校内科研平台建设,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计划、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扎实做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申报工作,积极组建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校级重点科研平台,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对所有学科的全覆盖。其次,我们要加强校外科研平台建设,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地方行业企业需求,把县域经济作为主攻重点,通过建立一批转化中心、研究院、科技园等产学研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和引领效应,带动学校与其他县市及企业的共享合作,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瞄准当今世界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原创性、高水平、高起点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利用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海外特聘教授、承办国际会议等资源和途径,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和国际协同创新,努力实现钢铁冶金、材料、矿业、机械、化工、生物医学、计算机、信息等领域率先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二是提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能力。要组团队,我们将大力实施“高峰学科跨越计划”、“高原学科攀登计划”、“交叉学科融合计划”和“特色学科培育计划”,面向经济转型新常态、面向钢铁行业新发展、面向创新湖北新建设,实施“特色学科方向建设项目”,加强“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要创新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途径,推进“大师+团队+平台”模式,形成“以人才引人才”的集聚效应,以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打造大平台、培育大成果,造就工程泰斗和科学大师。要建梯队,我们积极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团队上取得突破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省级、校级科研团队的梯队建设,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要紧密结合未来发展方向,整合改革创新团队结构,在学院层面上,每个学院要建成5-10个科研团队(包括2-3个重点科研团队),在学校层面上,全校要建成60-100个重点科研团队,保持科研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要交叉融合,我们要特别鼓励教师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激励跨学院、跨校、跨地区,乃至跨国组建团队,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凝聚并稳定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进一步提高学校科研队伍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三是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我们要积极与重点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技术中心、创新联盟,承担重大横向科研项目,产出一批高水平的专利和技术成果。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和“向海向南”发展战略,推行“一院、一市、一基地”和“一团队、一项目、一基地”建设,加强与省内地市州县和沿海经济活跃城市的战略合作。完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通过孵化器培育、技术入股等方式开展科技创业。切实加强和规范对资产经营的管理,努力使学校所属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用结合平台、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着力打造更多、更响的“武科大制造”品牌。

2、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

一是优化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完善横向委托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制定出台学校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进一步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使老师对转化后的横向经费有最大程度的自由支配权,提高专利等科技成果和关键技术的转化率。

二是完善保障机制。规范科研平台建设管理,配备专职科研管理人员编制费用,设置专职科研人员岗位,保障科研基地有效运行;建立检查评估机制,明确科研基地评估内容和措施,把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提高科研平台成果产出率。研究制定《武汉科技大学外派人员管理办法》,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派驻专兼职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工作,完善学校与地方的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启动人文社科高端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新型智库”建设工程,研究制定《文科应用服务性科研成果认定与奖励办法》,充分发挥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在省市层面的智库作用。

三是改革考核机制。过去注重对个人考核,缺乏对团队的考核。下一步,我们要研究制定科研团队考核管理办法,探索施行项目团队负责人制,赋予团队负责人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全面负责项目的申报、建设、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全面负责项目团队的组建、评价考核、人员流动等。学校制定相应的评聘条件和标准,单列评聘指标。项目团队成员实行双管理、双考核、双业绩、双促进,项目团队成员既归原单位管理,同时也由项目团队管理;学校对建设项目团队按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和原单位共同考核,以团队负责人为主;团队成员的成果既纳入原所在单位,也纳入现有团队进行考核;学校另设团队奖励绩效,对建设进展良好、成果突出的团队给予奖励,由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绩效奖励的再分配。

3、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工作的根本靠人,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没有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就难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一是聚集高端创新人才。我们要以更大的气魄和胆略招揽高层次人才,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并举,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重点引进在全球知名高校、院所有教学和科研经历、成长性强的青年才俊,增加优秀人才的储备深度,优化人才梯度结构。设立“双创(创新创业)教授”“企业导师”岗位,引进企业、科研院所的设计、技术、工艺精英,为学校与区域、行业、产业深度对接,提供队伍支撑。

二是培养青年拔尖人才。下一步,学校要研究制定杰青优青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实施校内“杰青、优青培育计划”,加强国家级后备领军人才的培育力度,保持国家级领军人才的持续稳步增长。要继续严格执行“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加大选派力度,落实相关待遇,丰富青年教师的实践经验,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完善青年博士教师进站工作制度,今后,凡是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新进青年博士教师要先进站开展科研工作,考核合格后方能开展教学工作,要“先过学术关,再过教学关”。要深入实施人文社科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后发优势。

三是创新用人机制,释放人才活力。要改革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度,采取分类设岗,长聘与短聘相结合,非升即走,项目聘任职等,不断完善教师评聘人事制度体系;改革职称制度,对职称进行动态调整,建立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竞争活力;改革薪酬制度,增强对优秀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标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从而确保能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培养杰出人才。要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突出“质量”导向,以高水平、标志性的成果作为考核评定人才的重要标准,积极探索实施“学术代表作”制。对于学术型成果,要以高水平论文及ESI学科贡献、科研教学成果奖励等标志性成果为主要评价要素;对于服务型成果,要以成果转让、高新企业孵化能力、上市公司贡献、决策咨询采纳等重点考核服务经济社会的绩效。同时,对于既有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出其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比较优势,鼓励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寻求科研创新的新增长点。

四、狠抓落实,切实确保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校上下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创新争取大项目、建立大平台、产出大成果的思路和举措。各部门、各学院、各科研机构、各学科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科研主管部门要更新观念,完善职能,改进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上,放在科技工作的规划引领上,放在寻求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合作上,实现学校科技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风正气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科研工作也是如此。优良的学风和学术道德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前提。要积极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营造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科研氛围。要大力弘扬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配合,要在团队的发展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严禁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要严格依法依规管理科研经费,合法合理、科学有效使用经费,坚决杜绝科研腐败,绝不容忍科学殿堂中出现违规乱纪行为。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这次会议是一次系统的部署,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重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使思路举措变成具体行动。要进一步加强目标管理、科学考核,建立权责对应、职责明确的考核激励机制,把科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改革,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组织大项目、组建大团队、创造大成果,有利于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改进科技工作的管理和服务,为广大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指导和服务。各学院、各科研机构、各团队要对照学校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全校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争贡献”的生动局面。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创建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大学,

需要一流的科学研究作支撑;实现科技创新工作新的又好又快发展,广大科研工作者责任重大。希望全校科技工作者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条:倪红卫:在学校2017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下一条:倪红卫:不忘初心 乐道科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