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特色 创新发展 努力开创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在2009年科技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 孔建益
(2009年11月27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工作会议。刚才倪校长宣读了学校对个人、单位、学院的表彰决定,到会学校领导给受表彰的同志们颁了奖。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体辛勤工作在我校科技战线上的老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获奖的各个学院、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次会议选在国家科技“十二五”计划正在谋划之时召开,它将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学校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回顾总结“十一五”前四年的成绩和经验,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真分析我校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积极应对当前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全面谋划我校科技工作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举措,努力开创我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代表学校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2006年以来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是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特别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总体进步很大:一是科研经费总量逐年攀升,2006—2008年我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亿元,相对“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超过2000万元,增幅达到20%;二是标志性成果突出,三年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7项;三是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加快,国家级项目显著增多。应该说学校科技工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总结过去学校科技工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瞄准科技前沿,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实现了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突破
2006年以来学校共获各类省部级、国家级等纵向项目486项。其中获“973”前期专项1项,“863”项目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2006、2007、2008、2009四年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别列省属高校的第3位、第2位、第1位、第2位。2006年以来学校获教育部社科项目13项,其中:2006年1项,2007年1项,2008年4项,2009年7项。
这些项目瞄准国家科技前沿,以克难攻关为己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由张一敏教授主持的省部会商重大项目“鄂西典型高磷磁铁矿综合利用及示范”,项目总经费达到4000万元,该项目针对困扰冶金行业近半个世纪的脱磷提铁难题开展攻关,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由苏义脑院士和刘白雁教授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自动垂直钻井技术”,以解决国家急需的勘探关键技术装备为目标,项目组与中石油密切合作,已经进入到现场试验的关键阶段,现项目样机正在北方油田的井下做试验。
由祝洪喜教授主持的“天然镁橄榄石制备高性能耐火材料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2009年国家“973”前期专项的资助,而且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这一项目的获批,使我校实现973项目的首次突破。
由吴开明教授主持的“高线能量焊接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转变行为及控制”项目,2008年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该项目密切结合国家对高端钢种的重大需求展开研究,这也是湖北省省属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方面的第一次突破。
由柯昌明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通过对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使攀钢含钛高炉渣得到高附加值利用。
由张华教授主持的863项目“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与优化运行技术”,瞄准国家在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方面的重大需求,为制造企业的清洁化生产提供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二) 坚持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积极为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作贡献
为了突出学科特色,做大做强,近年来学校相继与武钢、攀钢、广钢、韶钢、湘钢、涟钢、邯钢、柳钢、水钢和山西海鑫钢铁公司等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产学研合作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006年我校与武钢集团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武钢总经理亲任战略合作委员会主任。三年来,双方合作研发项目达到300多项,联合项目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9项;双方联合申报了国家级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双方还联合成立了钢铁新技术联合研究院,已形成了实验室研究、工业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了互利双赢、共同提高的效果。
学校在充分发挥冶金特色、服务钢铁行业的同时,积极拓展科研外延,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学校相继与黄石、孝感、十堰、荆州、老河口以及新洲区、青山区和硚口区等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学校还围绕“地方政府最关心什么,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老百姓最需要什么”,确定科研工作重点,发挥钢铁、冶金、材料、机械、信息、化工、环保等学科优势,瞄准地方产业特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当政府和企业的“技术大使”,为构建“两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例如:作为我省2006年度十大重点工程项目的湖北新冶钢90万吨焦化工程,我校化工学院、资环学院、机械学院教授联手,把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其中,实现了该工程提前两个月建成投产,节省投资1000多万元,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三) 坚持项目成果两手抓,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两手抓,注重成果的总结申报工作,终于实现了近十年来学校在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上零的突破。2006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73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2007年至2009年由我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含铁渣尘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钢铁冶金储运与精炼设备炉衬材料长寿高效技术”、“焦化过程主要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之中是绝无仅有,在全国地方重点高校中也较为少见。在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统计高校排序中,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名列全国高校第20位,包含第二完成单位名列第25位。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还公布了专利排行榜信息,截止2008年底我校有效专利量为142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52项,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62位;2005年至2008年,我校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达到52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8篇。
(四) 建设科研平台,夯实科研基础,进一步服务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十一五”期间,学校努力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在基地建设方面,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校级重点科研基地等三个层次的科研平台体系。我校现建有“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有“钢铁冶金与资源利用”、“冶金装备及其控制”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有“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另外还建成“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8个校级重点科研基地。
2008年5月,学校成功承办了“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常委会、技术科技论坛和“科学与中国”院士行活动。期间包括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内的38位院士莅临我校,并举行了17场学术报告和科普报告。
从科研经费、科技成果、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等核心竞争力指标上看,“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7年以来,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工作进入成绩比较突出的时期,也是给我们增加信心的关键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我们各位院长、书记,各位工作在科研一线的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
二、学校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回顾过去四年的科技工作,我们虽然发展得很快,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仍然没有明显突破。这主要体现为“五个不够”:
第一,在基础研究方面着力不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不够。
基础研究最能体现学术水平。一个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数,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和科研工作实力。“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数从2006年的5项上升到08、09年的20项,进步确实不小。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比如,2009年,在湖北省属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排名中,我校排第二位,比第一位(湖北大学)少3项,仅比第三位(三峡大学)多2项;2008年我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这是我校社科领域的一次突破,但与其他部分省属高校相比,也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湖北大学7项,湖北经济学院3项)。由此看来,“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花大力气,要有非抓上去不可的决心。
第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不够。
根据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第53号公告,2009年我校有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列入了国家三大奖的建议授奖目录。如果对比投入与产出,我校科技贡献能力的表现应该是可喜的,在全国高校里也是排在前面的。但我们还没有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含金量更高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这与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甚至青岛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等院校相比较,还有不小差距。相对于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我们的成果还很不够,还没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专利金奖,高水平、影响大的论文也很少。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力度,要把科研项目做大,争取拿大项目,小项目很难拿大奖,只有拿大项目才能拿大奖。我们要把目标定远一点,争取在“十二五”内拿到大奖项,实现更大的突破。
第三,教师的科研负荷不均,部分学院潜力挖掘不够。
在一些地方重点大学,如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副教授以上具有牵头科研项目的比例可以达到40%以上,所以他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超过了50项。而我们学校副教授以上具有牵头科研项目的比例不到25%。作为高水平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应该是教学、科研一样并重。我校有210名正教授,468名副教授,如果我们的副教授以上超过40%都有科研项目,我们的正教授70%以上有科研项目,那么我们的科研总量就远不止目前的统计数字了,我们的基金项目翻番的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目前我们学校副教授以上平均科研经费超过10万的学院只有5个,只占学院总数的1/3。如果我们每个学院都挖掘潜力,使每个理、工、医学院副教授以上的科研经费平均都能超过10万,这样科研经费总量就上去了。目前我们副高以上三大索引论文人年均不到1篇。作为一个地方重点大学的教授、副教授,这个比例显然很不够,提高三大索引论文数量的潜力十分巨大。下一步各学院还要进一步努力,加大激励力度,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
第四,团队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大项目、大课题及拔尖人才不够。
目前,我国正努力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配套优惠政策,开拓创新平台等重大措施,大力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从资金投入上看,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2%,约为5200亿元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以上,将超过1.3万亿元。国家基金委2009年资助总金额约为62亿元。虽然我校获得了一些重大项目,比如重点基金项目、“高磷铁矿”的省部会商项目、“导向钻井”的863重大项目等等;但与其他高校相比,仍显不足,特别是我们还没有上亿的大型项目。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种拿大项目、大课题的意识不够、认识不足,总觉得那个东西离我们还很远。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争取研究大项目、承担大课题。
另一方面,大师级人物是获得大项目、大课题的领军人物。在目前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政策的大环境下,没有拔尖人才,就没有话语权,就争取不到大项目,科研工作就缺乏显示度。近年来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费了很大力气,人才队伍总体状况有所改观,但与兄弟高校相比,目前我们还没有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拔尖人才与创新团队数量和层次,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要看到,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的创新团队,在一定程度还处在小而散的状态,缺乏应有合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分化与高度综合,重大的科学研究需要多学科攻关,构建创新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科技成果的转化滞后,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发挥不够。
学校在促进行业、地方科技进步中所占的份额偏低,学校兼具行业背景和地方高校的双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我校科研基地建设进步较快,但是在基地建设的规范运行和管理上,与省部重点实验室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与科技部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相差较远。
以上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形成的,也有地域因素造成的,当然很多问题是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但是这“五个不够”确实影响了我们学校的发展。今天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让大家对我们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共同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理清思路,扎实推进,促使我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9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整个钢铁行业不太景气。作为一所钢铁行业背景较强的高校,我校今年的科研经费到账也不理想。但是我们要看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给高校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创新型国家的国际通用标准有三个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达到70%。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科技和教育投入的比例将会加强加大。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了1461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25.6%。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总资助额为8000万,2003年是20亿,2007年是43亿元,2009年超过了50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总量超过200亿元,比“十五”期间的105亿元多出近一倍,“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抓住机遇,坚持既“顶天”又“立地”的科技工作方针,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并举,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争取实现三个突破:
突破一,是指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翻一番的目标,面上项目突破40项,重点项目达到4项以上,年纵向科研经费要突破3000万。
突破二,是指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争取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要做地方和行业的领头羊,那就是要有院士,要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纵向科研经费要上来。
突破三,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的突破,这是体现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指标。
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和突破,应该具体抓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 要双管齐下,坚持两个面向
要一手抓基础研究,一手抓应用研究;一手抓科研,一手抓推广。基础研究瞄准国家科技战略需求与国际前沿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应用研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突出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所谓两个面向是指:
一要面向科技前沿。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以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为追赶目标,这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面向理论研究前沿领域,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研究重大技术攻关,这样才能有领先地位。
二要面向国家、地区的重大需求。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科研任务和责任,地方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目标。为此,我们要坚持、强化一个宗旨,就是根据国家、地方的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所以,我们的科研,要尽量和国家需求、国家目标、地区服务需求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武科大进行科学研究并能紧密融入到创新型国家体系的关键,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二) 整合科技资源,积极组建创新团队
科研的关键是人才。创新人才支柱作为学校的长远之策、立校之策、强校之策,我们各级领导都应该高度重视。各学院在引进人才上要将科研与学科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水平;要着力解决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问题;要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突出抓好学术团队建设。
我们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领域,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若干个科技创新团队,使之成为我校重大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的“领头羊”,承接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任务的主力军。还要支持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科研团队,积极培育新的科技生长点。
我们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要有意识地组织培养青年教师,使其致力于科技,能够平心静气地创新。现在博士教师进校来,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划,只是把他们放在教学岗位上,最终还可能只是“教书匠”;他们没有发展、没有信心,要么给调走,要么混日子。相反,如果我们把他们有意识地和科研团队结合起来,那么这些年轻人才就会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武科大的未来和明天。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的科研贡献也是有限的。如果在自己为科研做贡献的同时能为这个学科培养一批人、留下一个梯队,这才是更大的、更长久的贡献。
(三) 紧盯“十二五”规划,实现科研立项新突破
我校近年来科研立项总体不错,2005年开始突破1个亿,2008年科研经费达到1.4亿元。但从立项构成上看,纵向部分偏少,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科研立项上,要集中力量瞄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将承接国家大项目作为主要着力点。要积极鼓励特色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要加强学术交叉、学术创新,培育科研新的生长点。还要进一步挖掘地方政府和社会科技资源,努力促进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全面发展。
在基础研究方面,首先要从国家基金立项抓起,一手抓申报数量,一手抓申报质量。同时要下大力气积极争取“973”和“863”项目,要进一步拓展申报范围,提高立项层次和数量。在国家支撑计划的立项上,要联合多方力量,加强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争取多拿项目。
(四)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营造和谐的创新文化与环境
创新文化环境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没有好的学术生态和创新文化,再好的条件、再多的资源、再大的支持,其科技创新水平都会大打折扣。我校科技发展缺什么?除了人才和团队外,主要是欠缺先进的学术文化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为此,我们要将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措施,努力培育团结协作、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在这里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真诚合作、心胸宽广的团队精神。人才都是有个性、有特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多一些谅解,多一些支持。所以,创新文化的一个方面就是项目合作上要学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于交叉和边缘学科。希望我们的科教人员能够抛弃文人相轻、互不服气、宁为鸡首不作凤尾的思想,在学校组建的大团队中找位子,在学科交叉融合中上水平,在互助协作中出成果,在宽容中求和谐。
二是要有追求卓越的严谨学风,坚决向学术不端行为作斗争。创新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严谨。追求卓越需要严谨的学风作保证,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不气馁、不浮躁的作风。希望全体教师能够静下心、沉住气做学问。学校近期将下发《武汉科技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希望借此机会积极倡导严守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坚决与学术不端行为作斗争的风气。
三是要营造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让先进的学术思想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要积极推动团队、学院、学校、国内、国外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让广大科教人员了解国际前沿动态。要科学管理,创新机制,将学术交流制度化、经常化,并作为衡量一个组织、机构、团队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作为评价一个科教人员学术工作的重要指标。
各位老师,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总结科技工作的大会,也是一次动员科技创新上水平的大会。希望广大科教人员抓住机遇,树立信心,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努力开创我校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